首“屈”一址!最近考古界又整大活了!

本期出镜
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
最近考古界又整大活了
“最牛楚王陵”武王墩墓考古成果发布
大火全网
这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楚国王级墓葬
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武王墩墓考古研究
将加强文物和遗址原址保护
谋划考古遗址公园建设
无独有偶
咱们湖北荆门的屈家岭遗址
刚刚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
数以万计的文物
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着
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
刚刚过去的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
走,跟着镜头
去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卡
![]()
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
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
是我国已建成的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
主体遗存距今5900至4200年
发现居址、墓葬、环壕、农田等遗迹
长江流域第一个史前稻作遗存
就发现于此
![]()
这是20世纪50年代
在屈家岭发现的炭化稻米
是整个屈家岭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
颗粒非常饱满
和现在的大米外形非常接近
同原始的野生稻有明显区别
![]()
依据出土遗物的特征
结合系统的测年数据可知
史前水坝可分为早晚两期
晚期坝的年代为屈家岭文化早期晚段
距今约4900至4800年
早期坝的年代不早于油子岭文化晚期
距今约5100至4900年
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水利设施之一
![]()
2021年至2023年的考古工作
揭露出一座面积约510平方米
屈家岭文化大型建筑F38
黄土台基和数量众多
体量巨大
建造工艺考究的“磉墩”
为中国古代土木建筑技术
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依据
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的空白
![]()
残留物分析表明
遗址出土的陶杯与壶形器
和先民的饮酒行为具有直接关联
制陶技术方面
发现国内已知最早的高温黑釉陶
将我国高温黑釉技术提早了将近一千年
屈家岭的一系列考古发现
展现出特征鲜明的文化面貌
现在,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
已建设有遗址核心区、博物馆区、考古工作站等
并以公园为核心向外延伸发展
屈家岭月宝山黄桃、梅花鹿鹿茸等农产品
电力作为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
在遗址公园日常运营、乡村振兴中
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
![]()
在博物馆区,电力支持多媒体互动展示区、恒温恒湿系统以及照明系统运作,以保护展品并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。同时这里也是研究基地,研究人员进行资料整理、保存和分析工作。
![]()
屈家岭除了承载着以首“屈”一址著称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外,还孕育着享有“人祖故里、桃花世界”美誉的万亩桃园。这些桃园坐落在月宝山上。一到春日,万亩桃花连绵开放,满树繁花似锦,如诗如画。月宝山黄桃的种植、收获、加工和储藏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。
![]()
屈家岭,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宝地,正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焕发新生。在这里,遗址公园的历史沧桑与黄桃园的甜蜜果香交织着古今对话,而白鹿春风景区更像是点缀在这人杰地灵宝地里的一颗明珠。
仅需10分钟的车程便可从遗址公园抵达这片充满活力的乐土。来这里打卡生态链的自然鹿场,近距离与梅花鹿接触,亲手喂一头梅花鹿,抚摸一下这个温顺的小精灵,感受虞舜时代的“从麋鹿之游”。
这里是数千年文明交汇的见证
是古人类智慧的集中展现
屈家岭不仅仅是考古学家的天堂
更是每一个热爱历史和文化的人士
必访之地
在这里
你不仅能够触摸古代人类生活的真实场景
还能感受到远古时代
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妙
来源:国网湖北电力

